首頁
1
資源連結
2
心理相關文章
3
臨床心理師的好幫手—心理衡鑑4
https://www.taoyuanpsy.url.tw/custom_82447.html 臨床心理師的好幫手—心理衡鑑 臨床心理師的好幫手—心理衡鑑 臨床心理師的好幫手—心理衡鑑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青科臨床心理師 吳慧菁                      叮咚!「34號!」~~ 精神專科醫院裡的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門診總是坐滿了焦急等待的家長及各種發展、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孩子。第一次到門診就診時,醫師基本上都會詳細詢問陪同的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們孩子的出生發展及疾病史。當醫師在問診的同時,會在腦中形成一種對疾病判斷的假設。但通常因為這類的判斷是很主觀的,所以在考量嚴謹、客觀及完整性的情況下,醫師常會開出一張張的轉介單加以輔助自己的判斷。如果各位家長仔細看的話,其中一類的轉介單,上面常會寫到「心理衡鑑」的四個大字!欸?這個到底是什麼檢查啊?我想,這常是大部分家長共同會有的疑問!但醫師可能受限於看診時間有限,並未能及時或充分地解答家長的疑惑!所以通常是等到檢查當天,才會由負責的臨床心理師加以解釋。其實,所謂的心理衡鑑包含幾個階段,分別是臨床心理師(一)評估轉介問題:要先去瞭解醫師轉介單上的期待及要回答的問題為何?(二)獲取與轉介問題相關的知識:要熟悉某個診斷的定義為何?使用哪種測驗於該情境?(三)資料蒐集:利用晤談、行為觀察及測驗分數加以統整;(四)解釋資料:能描述個案目前的能力水準、致病原因及治療建議等。而其中在本院兒青科常用的心理測驗則包含幾大類:(一)智力測驗:魏氏幼兒、兒童及成人智力測驗,主要是來評估個案的整體認知功能,通常會包含語文、知覺、記憶及速度幾個向度,平均施測時間為1個小時左右;(二)投射測驗:畫人測驗、(兒童)主題統覺測驗、羅夏克墨跡測驗,常用來看個案投射出的特定主題及內容來判斷可能的情緒、人格及其它特質,無固定時間,端看個案為此努力的程度或能力;(三)神經心理測驗:班達測驗,早期是用來看是否有腦傷,但也會拿來當做投射測驗使用之,平均6-9分鐘;(四)注意力測驗:CPT-III,K-CPT II等,主要是利用電腦作答來看個案主的注意力、持續度、警覺度及衝動性等,平均6-15分鐘,依不同版本而定;(五)量表:主要以紙本施測的方式,依題目數決定回答時間。當然還有其它的測驗型式,但礙於篇幅,無法一一道盡。所以家長在門外等待孩子結束施測時,可以問問孩子的表現如何?如果施測時間過長或過短,也可以問問心理師發生了什麼事?以便瞭解孩子在遇到任務要求時的反應為何?此外,為了因應先前臨床心理師在施測時遇到的實際問題,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做成標語貼紙,宣導在實際測驗時,為了維護個人隱私、評估準確度及測驗版權,進行心理評估時,請勿拍照、錄音及錄影。大家一定很納悶,為何有這樣的規定呢?這是因為心理測驗都是有版權的,不是像一般電視或是報章雜誌上看到或聽到的心理測驗!且當在評估進行中,為了確保個案的專心、環境單純性及測驗內容的保密性,通常是一對一及在測驗室內關門進行的。除非受測的個案無法一對一進行,才會考慮請一位熟悉的大人入內陪同受測。最後要強調的是,雖然民眾是被動接受相關精神科檢查。但如果發現施測的心理師出現違反上述提及的專業原則或是測驗時間明顯過短時,就要質疑該心理師的專業性或倫理不足,因為這可能影響對個案測驗的內容結果解釋的正確性或推論性上。多個詢問的小動作,也能保障及維護孩子的權益!  
https://www.taoyuanpsy.url.tw/ 桃園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本會辦理執業登錄、異動、歇業時間為:每周一、三、四 10:00-15:00 請提前來電03-3369878(李秘書)預約,謝謝。需準備之文件,請參考本會網站「公會會務」專區。桃園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

臨床心理師的好幫手心理衡鑑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青科臨床心理師 吳慧菁
      
                叮咚!「34號!」~~ 精神專科醫院裡的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門診總是坐滿了焦急等待的家長及各種發展、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孩子。第一次到門診就診時,醫師基本上都會詳細詢問陪同的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們孩子的出生發展及疾病史。當醫師在問診的同時,會在腦中形成一種對疾病判斷的假設。但通常因為這類的判斷是很主觀的,所以在考量嚴謹、客觀及完整性的情況下,醫師常會開出一張張的轉介單加以輔助自己的判斷。

如果各位家長仔細看的話,其中一類的轉介單,上面常會寫到「心理衡鑑」的四個大字!欸?這個到底是什麼檢查啊?我想,這常是大部分家長共同會有的疑問!但醫師可能受限於看診時間有限,並未能及時或充分地解答家長的疑惑!所以通常是等到檢查當天,才會由負責的臨床心理師加以解釋。

其實,所謂的心理衡鑑包含幾個階段,分別是臨床心理師(一)評估轉介問題:要先去瞭解醫師轉介單上的期待及要回答的問題為何?(二)獲取與轉介問題相關的知識:要熟悉某個診斷的定義為何?使用哪種測驗於該情境?(三)資料蒐集:利用晤談、行為觀察及測驗分數加以統整;(四)解釋資料:能描述個案目前的能力水準、致病原因及治療建議等。

而其中在本院兒青科常用的心理測驗則包含幾大類:(一)智力測驗:魏氏幼兒、兒童及成人智力測驗,主要是來評估個案的整體認知功能,通常會包含語文、知覺、記憶及速度幾個向度,平均施測時間為1個小時左右;(二)投射測驗:畫人測驗、(兒童)主題統覺測驗、羅夏克墨跡測驗,常用來看個案投射出的特定主題及內容來判斷可能的情緒、人格及其它特質,無固定時間,端看個案為此努力的程度或能力;(三)神經心理測驗:班達測驗,早期是用來看是否有腦傷,但也會拿來當做投射測驗使用之,平均6-9分鐘;(四)注意力測驗:CPT-IIIK-CPT II等,主要是利用電腦作答來看個案主的注意力、持續度、警覺度及衝動性等,平均6-15分鐘,依不同版本而定;(五)量表:主要以紙本施測的方式,依題目數決定回答時間。當然還有其它的測驗型式,但礙於篇幅,無法一一道盡。所以家長在門外等待孩子結束施測時,可以問問孩子的表現如何?如果施測時間過長或過短,也可以問問心理師發生了什麼事?以便瞭解孩子在遇到任務要求時的反應為何?

此外,為了因應先前臨床心理師在施測時遇到的實際問題,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做成標語貼紙,宣導在實際測驗時,為了維護個人隱私、評估準確度及測驗版權,進行心理評估時,請勿拍照、錄音及錄影。大家一定很納悶,為何有這樣的規定呢?這是因為心理測驗都是有版權的,不是像一般電視或是報章雜誌上看到或聽到的心理測驗!且當在評估進行中,為了確保個案的專心、環境單純性及測驗內容的保密性,通常是一對一及在測驗室內關門進行的。除非受測的個案無法一對一進行,才會考慮請一位熟悉的大人入內陪同受測。

最後要強調的是,雖然民眾是被動接受相關精神科檢查。但如果發現施測的心理師出現違反上述提及的專業原則或是測驗時間明顯過短時,就要質疑該心理師的專業性或倫理不足,因為這可能影響對個案測驗的內容結果解釋的正確性或推論性上。多個詢問的小動作,也能保障及維護孩子的權益!